找到相关内容27篇,用时1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金刚经之研究(2)

    欲得法身85页第六正信希有─第七─十四偈──1、言说法身第七无得无说─第十五偈────2、证得法身智相第八依法出生分─第十六、十七偈───同证得法身福相第九一相无相─第十八偈────五、于修道...偈 菩提不虚妄,故以无相为相。此法乃诸佛之法,故悉皆非有为相。(10、断疑中第三段)第四十五、四十六偈 佛是法身故喻为大身,遍满性故。92页14、断疑 若无菩萨,亦无佛道,众生亦不入涅槃,国土亦无...

    杨白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1847462.html
  • 清辨《中观心论》及其《思择炎》对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(2)

    所得,即无分别智。”(注11  8)----此与安慧论师同为“无相唯识”思想,第二师则是认为“无  分别智带真如相起,即缘真如”的“相见俱有师”;第三师则认“虽  无相,但见分带真如起,不离如”的“相... ”的“不颠倒真实”这一面,所以认为“了得无之有”的“智”及通  向“胜义”的“入无相方便”仍然是胜义谛;但清辨则坚持了“胜义  谛”与“世俗谛”的各自“位”,认为“虚空”若比喻“胜义谛”  则不...

    曹志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4547525.html
  • 释恒清著:《佛性论》的研究(2)

    ,  两者说法显有出入,不过前者约因位的作用而言,而后者则  侧重在果位的显现。由于如来藏思想强调因果位中本质上无  变异,故二种说法只有重点的不同,而无实质的差别。  《佛性论》作者在“无相”的“...不灭与生灭和合,非一非异名阿赖耶识”(注78),即与真  如随薰和合。  《佛性论》释阿梨耶为生死本,能生四种末:即二种烦  恼、业和果报。二种烦恼之一是指以无明为本的一切烦恼,  无相解脱门为其对治法...

    释恒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5948450.html
  • 圆测唯识思想研究(2)

    量,一汝心心所应不能缘自所缘境,许无所缘相故,犹如余境;二应一一心缘余诸境,无所能缘相故,犹如自境(即下喻言余如自也,无分别智虽无相而有似境之行相故,如萨婆多似镜之识,是以无不定失)。破无能缘,亦有...分别是1.造论趣意;2.二分遍计,自体依他一分说;3.八识有执,八识能遍计;4.种子假;5.五根变似他身;6.俱有依的一种解释;7.开导依的一种解释;8.第七识所缘的一种解释;9.末那识烦恼障俱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00949333.html
  •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(白 话 解 释)

    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,那么这人已经著相、着魔了。  同样是给老人让座,有人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好事;有人认为这是做人应该做的事情,很自然,心中不留一点痕迹。   第九品  一相无相  “须菩提,于意云...心,“云何应住?云何降伏其心?”这两个问题的回答,其回答大体可以简要地概括为:“超离诸相、破除执著”。   第一品  法会因由  如是我闻。 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...

    刘永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1366297.html
  • 有关“三类境”的几个问题

    彼时,极微影像当心现前,应无相,然彼说心必有所缘,故知实有极微影像,熏成种子,能生自类影像相。而《瑜伽》说是假非实者,于非极微处假折故,义说言假。今解:如论是假非实。以假想慧于眼等处分折极微,...有关“三类境”的几个问题  傅新毅  “三类境颂”虽只有短短的四句、二十字,却是奘传唯识学中最大的难题之一。清末民初,法相唯识之学复振于中夏,于时曾有多次大规模的学理论争,涉及到法相与唯识宗之争、...

    傅新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4974082.html
  • 迈向佛家型般若治疗学的建立——以《金刚般若波罗密经》为核心的展开

    其中,出于其中也。此可见“般若空智是虚含而非实摄”。   【一相无相第九】,就证得之果上说,可有须陀含、斯陀含、阿那含及 阿罗汉四类,就相上言,则本无二殊,一相一切相,皆还归于无相无相无行,只是...。能无念、无所行即归止于本处,此即是无相,是一相,是实相。此可见“无 念、无所行乃是般若之真法门”也。   【庄严净土 第十】,此先说“如来在然灯佛所,于法实无所得”,盖法本具于内,非由外而来也...

    林安梧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44491607.html
上一页123下一页